支持先行区建设,山东推出三年财政政策“红包”
近日,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财政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强化政策集成创新,聚力支持先行区建设强势开局。9月13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文件内容。
山东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李峰介绍,在政策制定过程中,财政部门牢牢把握先行区建设方向要求、目标路径,加强统筹谋划,力求精准有效、务实管用。主要有政策衔接紧、支持靶向准、投入力度大、方式手段新四方面特点。
新黄河记者注意到,《措施》拿出“真金白银”保障先行区重点任务落实。初步测算,仅落实2023年政策,全省各级财政就将投入资金1800多亿元,为先行区建设提供强大资金支持。
此次推出的政策“红包”,包括11个方面、46条具体政策措施,可以概括为“四个聚力”。
聚力推动经济量质齐升:创新多元化投资模式,强化对民营企业的全链条支持
当前正处于经济恢复的关键阶段,山东作为经济大省,有责任、有能力也有条件全力稳大盘、挑大梁。山东将精准发挥财政逆周期调节优势,用好政策空间,找准发力方向,着力强信心、稳预期、扩需求,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
比如,为更好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进一步创新多元化投资模式,聚焦重大战略、重点领域,通过政府引导基金、专项债券等多种方式,推动政府和市场形成投资合力,着力解决“为什么投、往哪投、谁来投、怎么投”等问题。
又如,为更好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统筹财政资金,支持开展消费促进活动、文化旅游惠民消费活动,落实扩大汽车消费的政策措施,积极拓展绿色消费等新场景,支持各市发展电商新业态新模式,推动消费扩容提质。
作为沿海经济大省,外贸出口对山东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更好发挥出口的支撑作用,山东积极完善“鲁贸贷”“关税保”和中小微外贸企业汇率避险增信等政策,帮助山东自贸试验区赋能增效,促进外贸固稳提质。
再如,为更好发挥民营经济的“生力军”作用,积极完善民营经济发展激励机制,实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奖励,综合运用贷款贴息、风险补偿、融资增信、政府采购等政策工具,强化对民营企业的全链条支持,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聚力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设立100亿元的黄河流域发展产业投资基金
近年山东省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传统产业“换挡升级”取得明显成效,但对标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要求,任务依然艰巨。为此,山东锚定绿色低碳发展新赛道,把政策的着力点放在推动绿色化、低碳化转型上,加快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比如,围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支持推进新一轮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实施产业链强链补链工程,推进传统产业绿色化发展,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数字经济,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在固本培元中加快塑造产业发展新优势。
围绕支持科技自立自强,深入推进“十大”创新,加快构建“1313”四级实验体系,加大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投入,安排60%左右的省级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资金支持培育新动能,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施重点人才引育工程,持续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围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大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力度,深化水资源税改试点,实施跨流域生态补偿,支持建设现代水网体系,落实省级生态文明奖补机制,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最亮丽的底色。
山东还聚焦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设立100亿元的黄河流域发展产业投资基金,通过市场化手段,支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聚力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每年选择10个现代农业强县,每个给予1亿元资金支持
协调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也是决定先行区建设成效的关键。制定《措施》时,山东围绕推动城乡区域更加均衡、更加协调地发展,对相关政策作了系统布局和谋划。
在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方面,重点围绕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实施工业、现代农业等领域“十强县”财政激励政策,每年在全省优选10个产业基础好、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工业强县,每个给予4亿元新增专项债券额度支持;每年选择10个农业基础好、产业发展优势明显的现代农业强县,每个给予1亿元资金支持,示范带动县域经济差异化、错位发展。
在推动乡村振兴提挡升级方面,从构建更高质量农业稳产保供体系、支持农业高质高效全链条发展、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实现农民全面发展等方面,研究提出一系列务实措施,推动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对加大民生投入、落实民生政策,着力解决居民群众就业、教育、医疗、社保等领域“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作了具体政策安排,目的就是要让高质量发展的实绩更有“温度”,让群众的幸福更有“质感”。
同时,围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提出支持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打造文化“两创”新标杆等具体举措。
聚力提升财政综合保障能力:“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
推进先行区建设,资金需求大,政策要求高,对财政的综合保障能力、调控水平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山东立足先行区长远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优化管理机制、完善政策体系。
比如,围绕提高财政“保障力”,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实施成本预算绩效管理,高效集约用好财政资金,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
围绕改善财政“调控力”,进一步完善省以下转移支付制度,探索实施激励性转移支付,充分激发市县经济发展活力,鼓励地方竞相发展、加快发展。
围绕硬化财政“约束力”,进一步健全财会监督体系、完善工作机制,持续抓好注册会计师行业“四类”违法违规行为整治,加强资产评估行业、代理记账机构监管,大力整饬财经秩序,为先行区建设营造优质的营商环境。
值班主任:李欢
作者: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曹茜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