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日照岚山渔港区开海见闻
9月1日一大早,在隆隆鞭炮声和渔民号子声中,一条条渔船在山东省日照市岚山渔港整装待发。12时,随着北纬35度以北的渤海和黄海海域为期四个月的休渔期结束,渔船鱼贯而出,奔赴大海。
图为渔船正在岚山渔港集结准备出海。新华社记者 张钟仁 摄
“我们今天计划夜间作业,主要捕捞鲅鱼、刀鱼和鲳鱼。”刚过30岁的年轻渔民王文斌一边检查着渔网浮漂一边和记者聊天。他说,从下网到收网要5个小时,他们出门这一趟将打两网,目标是每网挣1万元。
图为王文斌(右一)正在检查渔具。新华社记者 张钟仁 摄
岚山区海洋渔业资源丰富,蓝点马鲛鱼、鲳鱼、黄花鱼、金乌贼、三疣梭子蟹等经济品种资源量较大。
为了让新鲜的海鲜及时出现在人们的餐桌、渔民们能以好价格出售渔获,当地在岚山渔港附近投资3.1亿元,打造了占地82亩的海产品产业园,涵盖食品加工、冷链仓储、综合服务等功能,并设立海米、鱿鱼特色加工区,提高产品附加值。
“曾经,我们的渔获都要找小卡车运到附近的水产市场,跟商贩‘斤斤计较’一番才卖得出去。现在,我们在海上就能对渔获进行冰鲜加工,靠岸就有人来收。”王文斌的父亲王廷顺告诉记者。
图为渔民正向渔船装载保鲜用的碎冰。新华社记者 张钟仁 摄
“我们计划招引两家海鲜预制菜头部企业入园,带动岚山现有的海鲜水饺、乌黄酱、生鱼片等预制菜产业向精深加工发展,进一步提高产业发展层次。”日照市岚山区海洋发展局副局长陈晓霞说。
1995年,我国开始实施海洋伏季休渔制度,带来的转变让老渔民们印象深刻。“休渔前,我们大多一年四季漂在海上,但鱼一年比一年少,个头也越来越小。”王廷顺说,休渔制度出台后,大家逐渐发现,鱼的个头大了、数量多了。
年过六旬的王廷顺已不再跟船出海,接力棒传到了儿子王文斌手中。可持续发展的渔业理念,也将在王文斌等新一代渔民的手中继续传递。(新华社记者 张钟仁)
值班主任:颜甲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