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大学“海底捞”式迎新
“海底捞”式热情服务
近日,山东建筑大学迎来2023级新生报到。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在现场看到,往年的“迎新大道”人潮拥挤,今年入学报到的手续更加智慧化,新生手机一键扫码即可完成报到手续,没有出现排队现象。从入校到入住,各报到环节的高效、便利,“海底捞”式的贴心服务处处体现了学校的用心。此外,多个学院不仅为新生准备了礼物,也为送孩子来报到的家长准备了礼物,充满温馨。
“建”真心,感恩教育润心田
“新生你好!欢迎你”“来,把行李给我,你先去学院展位报到”……在山东建筑大学校门口,记者看到学校设置了迎新通道,志愿者们热心地接过新生手中的行李引导新生前往报到现场,并为他们准备了迎新礼包。“新生报到行李比较多,为了方便他们轻松报到,各个学院都安排了志愿者、辅导员和学院老师,将新生与家长‘点对点’送达报到现场。”学校一名迎新的老师向记者介绍。为帮助新生报到“减负”,学校将报到流程涉及的所有手续化繁为简,方便新生“一站式”报到;开设“绿色通道”,帮助家庭困难新生顺利入学;在家长休息区,志愿者为稍作休息的新生和家长分享校园生活,让新生和家长了解和熟悉校园……校园内外洋溢着浓厚的迎新氛围。
“妈妈,您辛苦了。女儿已经长大,您可以放心了。”在信电学院报到现场,展位上别开生面地摆出一排桌椅和茶具,鼓励新生们为操劳的父母敬茶致谢。面对这杯茶水,不少家长激动地流下眼泪,新生们也通过这杯“感恩茶”表达对父母的爱,完成了“成人礼”。
“这是我们特意为新生准备的‘感恩茶’,希望他们在进入大学的第一天不要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信电学院辅导员孙玉冰介绍,“今年学院迎新立足专业特色,以‘智慧人生’校园文化品牌为导向,重点突出‘人文智慧’。通过设计给父母敬茶环节,引导新生理解父母的付出和不易。学院将此作为‘开学第一课’,希望同学们感悟学校的精神与传承,弘扬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在商学院的新生报到处,一串串带有红色流苏的心愿牌吸引了不少新生。记者发现,每一个心愿牌上都写着新生和家长们对未来大学生活的期待之语。“爸爸妈妈,我会好好学习的”“爸妈,你们辛苦了”“祝女儿学业有成,天天进步”……一句句朴实无华的话语,承载了孩子们对父母的感恩和家长们对儿女的关爱。
长“建”识,黑科技展示惊艳
魔方机器人、3D打印机器人、起重运输机……机电学院的新生报到现场可谓“科技感”满满。“高考前就听说机电学院的‘黑科技’很牛,今天体会到了,真的很有特色。”一位“大一”的新生感叹。
学院老师司亚威告诉记者,这些用于展示的“黑科技”均由在校的学生团队制作,而且每一项背后都满载沉甸甸的荣誉,“像这一件,在今年的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中获得省级金奖,这一件在今年的全省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中获得金奖……”他介绍,将这些智能制造的比赛作品进行实物展示,既可以吸引新生眼球,让他们对自己的所学专业产生兴趣,还能更直观地展现出专业所学内容,让同学们了解新工科的意义。“目前学院在校本科生两千余人,在各项创新竞赛中的获奖人次高达一千多人次。每年我们的比赛团队都会面向新生进行纳新,欢迎大家报名。”司亚威在报到现场向同学们发出邀请。
“学生和家长都比较关心所学专业的就业问题。在我们学院,本科毕业生每年就业率高达90%以上。”机电学院辅导员张克森告诉记者,该学院是1956年建校之初学校最早设立的院部之一,设有机械工程、车辆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智能制造工程4个普通本科专业和车辆工程1个校企合作办学本科专业,专业方向主要服务于实体经济,学院与多个科研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可以说,我们学院毕业的学生不愁找工作。”
在地信学院展位前,四架无人机引发众多新生和家长们的围观。“这台哈瓦无人机,造价在45万元左右,可以应用于航测、室内建模等领域;这台大疆无人机,造价在70万元左右,可以应用于消防、农业普查等领域……”该学院大四学生邵晨昊告诉记者,这些无人机都会在平时教学中由学生进行操控和使用。
在接待和服务新生报到的同时,邵晨昊还在现场负责学校无人机创业团队的纳新工作。“我们的创业团队于2021年5月组建,第一年就实现了盈利十万元,第二年实现盈利二十万元;今年上半年的盈利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的总值。”作为该团队的创始人,邵晨昊介绍,目前团队共有30位成员,全部为在校学生,主要创业项目是航测、航拍领域。
既能精进专业,还能实现盈利,这个创业团队在报到当天备受欢迎,对无人机感兴趣的不少新生都在现场抢着报名,希望有机会能加入这个“学霸”团队。
挺少“建”,15岁男生上大学
来自山东菏泽的孙亮,是今年建大新生中年龄最小的同学。今年15岁的他,5岁上小学,小学期间经历两次跳级,9岁就上了初中。12岁时,在大多数同龄孩子小学毕业的年纪,他已经是一名高中生了。
尽管从小到大,他都是班里年龄最小的孩子,但孙亮的心智比同龄人成熟不少。他在班里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和同学们相处也很融洽,“大家从没拿我当小孩,一直是平等交流,有很多共同话题。”
孙亮说,小学时期,母亲对自己的要求比较严格,让他养成了很好的学习习惯。“爸爸妈妈对成绩和分数不是特别在意,但重视培养我的自学能力和钻研精神。这种学习的自驱力,也让我在初中和高中的学习中受益匪浅。不管父母是不是在身边督促,都能合理有效地规划好时间和学习计划。”
孙亮告诉记者,由于小学两次跳级,升入初中后,他意识到自己数学科目的基础打得不牢,部分学习内容掌握得不够扎实。“我当时的数学老师发现这个问题后,经常利用课余时间给我补课,帮我把感到有难度的问题逐一化解。”孙亮说,虽然老师只教了自己一年,但是他对自己的关爱却没有因此停止,“不担任我的任课老师后,数学老师依然很关心和照顾我。经常在放学路上和我结伴而行,问问我近段时间有没有学习上的疑惑,或者生活上的需求。”孙亮说,父母的期盼,老师的关爱,同学的温暖,都是自己前行路上的助推力。
由于从小就对机械类的事物感兴趣,高考结束后,孙亮关注了很多有相关专业的大学,其中就有山东建筑大学。“当时注意到一个名为‘寻找山东最美大学’的帖子,一下就被建大吸引了。”孙亮说,填报志愿时,自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建大的地信专业和遥感专业,最终如愿被该校测绘地理信息学院录取。
报到当天,孙亮便感受到学院老师和同学们的热情。“学院专门给我准备了一个新生‘大礼包’,里面有暖壶、水盆、雨伞、衣架……各类生活用品可谓应有尽有。”孙亮说,当天一早父亲陪同他一起入校,“本来爸爸想帮我买一买生活必需品,结果学院一次性全给准备好了,爸爸一看没什么可操心的,中午就提前回家了。”
地信学院新生辅导员常淋林告诉记者,“考虑到孙亮年龄比较小,所以学院对他的宿舍安排、入学报到等方面予以帮助,新生‘大礼包’也是学哥学姐们给他特别准备的,希望他能尽快适应和融入大学生活。”
孙亮说,自己大学四年的目标是争取考研。目前,同寝的室友们还不知道他是学校年龄最小的同学,“低调做人,踏实学习”。
值班主任:田艳敏
作者:张舒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