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烈士英魂安息 | 气壮山河 永载史册——胶州市烈士陵园
胶州市烈士陵园,位于青岛市胶州市福州北路32号,与胶州公园毗邻,占地面积29900.07平方米。

胶州是革命老区,在近现代史上胶州人民留下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更有2000多名英雄的胶州儿女用他们的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乐章。为了让革命英雄事迹永驻人间,激励人民、教育后代,胶州市于1952年筹建烈士陵园,1955年10月建成启用。
多年来,胶州市烈士陵园充分发挥了褒扬先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的基地作用,并纳入城市建设的整体规划,不断改善园容园貌。在1992年、1996年、2001年、2009年、2015年先后五次对园区进行了改造建设。
目前,胶州市烈士陵园建有烈士纪念馆、烈士纪念碑、纪念广场、烈士浮雕及英名墙、著名烈士雕像、烈士墓区等纪念设施,其中烈士纪念馆建筑面积3889平方米,展陈面积2400平方米,以雕塑、图片、烈士文物、声光电模拟场景等形式再现我党的发展历程,陈列了我市自国民革命以来的各个历史时期为救国救民壮烈牺牲的著名英烈事迹,包括曾担任山东省委委员、济南“四·五”烈士之一的纪子瑞、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军长柴世荣、胶县抗日民主政府第一任县长姜谔生、抗美援朝战场上的“孤胆英雄”唐凤喜、为抢救国家财产而英勇献身的雷锋式船员严力宾、“四川好人”胶州籍汶川交警李富龙等。纪念馆展陈方式以雕塑、图片、烈士文物、声光电模拟场景等形式再现我党的发展历程和壮烈的烈士事迹,馆内存有先烈遗照、“胶济铁路大罢工”、“生产自救”等珍贵原始资料照片、图片300余幅,革命先烈曾使用过的刀、枪、子弹、手稿等革命文物200余件,设置了“胶县第一个党支部”、“林海雪原”、“解放胶城”、“上甘岭”等模拟场景和部分烈士雕像,生动的再现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和革命先烈的光辉形象。
纪念广场铺装面积31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三千人举行烈士纪念活动;烈士纪念碑位于广场中轴线上,碑体总高9.47米,刻有“气壮山河”四个大字;烈士英名墙雕刻面积320平方米,镌刻了六组不同历史时期的烈士群雕像和在历次革命斗争时期牺牲的1628名烈士英名;烈士墓区总面积5000平方米,安葬了1174位烈士遗骸,其中无名烈士634名,有名烈士540名;园区绿化面积达16000平方米,栽种各类苗木14万棵。
规划建设后的烈士陵园具备简约、厚重的建筑风格,顺畅、平缓的参观组织流线,静谧的道路及绿化景观,庄严肃穆的纪念广场,集图、文、实物、声光电于一体的纪念馆,极大的提升了褒扬英烈的格局和定位,同时从视觉、听觉、感官等多方面拓展了英烈褒扬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每逢“清明节”、“五四”、“七一”、“烈士纪念日”等重大节日,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小学校及驻胶单位在烈士陵园举行各种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年接待瞻仰悼念革命烈士群众达12万多人次。
胶州市烈士陵园,1995年4月被中共青岛市委、青岛市人民政府命名为青岛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山东省重点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2010年被青岛市精神文明办公室授予青岛市未成年人社会课堂;2016年被青岛市人民政府命名为青岛市国防教育基地;2019年被山东省国防动员委员会命名为山东省国防教育基地;2020年12月被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院命名为山东省党史教育基地。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