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非遗技艺重现“孙武练兵”,国内最大综合场景面塑作品亮相文博会

  9月17日,第四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第二届中华传统工艺大会正在火热进行中,现场精品荟萃。在东营展区,一场“孙武练兵”正在上演,引众人围观。

  沙场点兵,战旗猎猎,执戈怒目,阵容壮观。面塑非遗技艺传承人韩凤七用面塑还原了孙武练兵的场景。据韩凤七介绍,《孙武练兵》大型情景类面塑作品,人物近200个、兵器180多个、综合其他道具100个,共计400多个组件,历时一年半时间制作完成,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综合场景面塑类作品。“因为展台大小的关系,这次只拿了一半过来,还有很多人物都没有登场。”

  细看每个人物造型,各有不同,神态样貌千人千面。山东手造的精绝在于匠心,指尖的面塑非遗技艺让成百上千的面人都有了自己的独特一面。

  韩凤七告诉新黄河记者,从一块面泥到成为一个人物的修炼,需要历经十几道工序,搓、挑、压、雕、刻等等,从开脸到塑身,再到穿衣、束发、层层叠加,一直到身披铠甲,手握铜戈。然而这些还不是最难的,“最难的在于要让人物有神态,每个人物形态、神态都要符合人物关系,千人千面。”如何让一双眼睛传神?那就需要从眼眶到眼球的精雕细琢,从而传达人物的精气神,光一个眼神就要不断地提炼,每一刀的起落都要恰到好处,用特制的面塑刀开出眼角挑起眼睑,刀痕如发丝。面部的肌肉与皱纹也要入木三分,刻画面部刀刀起落,三十刀是初出茅庐的无所畏惧,六十刀是初入沙场的满腔热血,九十刀是饱经沧桑的谋定后动,仿佛每一刀都是岁月蛰伏于脸上的痕迹,这样才能让每一个面人都有了堪比真人的微表情,有了表情的面人才有了血肉,有了故事……

  孙武练兵面塑作品的创作原型出自于《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讲述的是吴王阖闾见过《孙子兵法》后,为了验证孙武带兵的能力,命孙武训练后宫嫔妃的故事。孙武,字长卿,齐国乐安(今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人,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后人尊称其为孙子,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所著《孙子兵法》,为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如今,在孙武故里东营市广饶,每年的九月都会举办孙子文化节,是当地旅游文化的重要节日。

作者:新黄河记者:常萌

责任编辑:刘克

用非遗技艺重现“孙武练兵”,国内最大综合场景面塑作品亮相文博会来源于网络由小明云采集,如果触犯您的利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此文链接:https://687267.com/12143.html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打赏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