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政情丨人还是原来的人,水还是原来的水,高青为何变得不一样?

高青,北依黄河,南临小清河,北纬37°黄金纬度线穿城而过。

高青很小。无论是人口还是经济总量,在淄博五区三县中,都是“小弟”一样的存在。在沿黄地市中,高青同样不是人口最多、经济最突出、面积最大的那一个,甚至黄河过境也不是最长的。

高青“小”吗?作为淄博唯一的“沿黄县”,九曲黄河过境47公里,高青依河而生、向河而兴,是淄博对接国家黄河战略的桥头堡和主战场,这也是高青未来发展最大的优势、空间和潜力所在。

置身国家重大战略的大背景下,“小”高青也开始有了大格局、大眼界、大魄力。

以未来的眼光为当下布局。高青县第十五次党代会上为未来五年定调: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坚持“五区建设”,深入做好“三篇文章”,加速融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聚力建设黄河下游腹地新城,打造美丽富裕、品质活力、幸福和谐的黄河明珠。至此,从总体宏观战略到各领域作战战术,高青都有了非常清晰明确的思路,并由此搭建起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破解了突围破局的密码,吹响了“走在前、开新局”的激扬号角。

人,还是原来的人,但现在的高青,赶上了高质量发展的最好时机:济高高速年底通车,从济南到高青用时不足一个小时;小清河复航高青段工程即将全面完成;这对高青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机遇,加速融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至关重要。现在,30万高青人重新激荡起敢为人先、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有了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闯劲干劲,他们信心满满、豪气十足。今年在全县开展“树标尺、拉标杆、提境界”作风能力大竞赛活动中,高青坚持刀刃向内,对作风、能力方面的短板与问题亮剑开刀,推动全县上下党员干部锤炼过硬作风、练就过硬本领,为高青跨越崛起提供坚强队伍保障。

水,还是原来的水,却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一切变得不一样了:上千亩的荷塘、处处可见白鹭翻飞,典雅别致的画舫、花开似锦的花海,人在景中走,宛如画中游……随着“文旅农旅融合发展”被纳入“三篇文章”,叫响了“黄河国际慢城”品牌,“万里黄河最高青”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持续扩大。

牛,还是原来的牛,但有了数字的赋能,村民托起了稳稳的幸福,乡村振兴的难题由此变成可以攻克的阵地。比肩世界顶级牛肉的高青黑牛,撬动了消费需求转变的同时,也给高青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随着《关于促进高青黑牛产业发展七大行动的实施意见》的发布,沿黄肉牛百亿级产业集群的蓝图跃然纸上。

今年上半年,高青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7.9%,高于淄博 市增幅10.5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9.7亿元,高于淄博市平均增速4.3个百分点,其中完成税收收入6.5亿元,高于全市平均增速18个百分点;实施市级技改项目35个,新增“技改专项贷”1.49亿元,排名全市第2,撬动技改投资30亿元,带动制造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64.8%,排名全市第1。

黄河不敢“小”高青。

曾获评“中国最幸福城市”的高青,在2021年度全省满意度调查中,总得分96.34分,列淄博第1位、全省第4位。这样的幸福,如今正由城区辐射至乡村,在稳扎稳打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共同富裕也有了盼头。

除了显而易见的城市跃迁,高青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和日益凸显:水资源丰富,土地储备潜力较大;现代化交通网络日趋完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小清河设港通航后,水路更可通江达海;经过多年的发展,园区框架逐步拉开、产业集群初具规模、特色农业优势显现,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向上向好的态势。

未来,随着绿色发展成效显现、城乡融合步伐加快、生态环境大幅改善、人民生活更有品质、城市活力充分释放,高青县域经济社会综合实力将显著提升,奋力在黄河流域大格局中走在全省前列、实现全国有位。

正如高青县委书记刘学圣所说,作为淄博市唯一的沿黄县,高青将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机遇, “讲好黄河故事,传播黄河文化,为加快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贡献高青力量”。

从太公首封之地到如今黄河明珠,在全省、全国黄河流域大坐标中保持踔厉奋发的昂扬斗志的高青,抢抓大机遇,厘清大思路,胸怀大格局,正以“只争朝夕、分秒必争、大干快上”的创业激情,争当开拓创新的先行者、与时偕行的奋斗者、勇往直前的冲锋者,他们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精神,以只争朝夕、全力跨越的豪迈干劲,以 披荆斩棘、雷厉风行的顽强作风,奏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的高青乐章。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马景阳 王继洋 报道)

齐鲁政情丨人还是原来的人,水还是原来的水,高青为何变得不一样?来源于网络由小明云采集,如果触犯您的利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此文链接:https://687267.com/10644.html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打赏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