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聚力聚焦“一体两翼” 交出就业人才“四大工程”实干答卷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邵鹏飞 淄博报道
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和新冠疫情冲击,淄博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夯实稳就业惠民生促发展“一体”根基,聚力聚焦就业优先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两翼”,开展“筑基”“护航”“聚能”“提质”四大工程。2022年全市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人才引育效果显著,全年城镇新增就业5.95万人,招引大学生47209人,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交出一份就业人才实干答卷。
稳就业“筑基”工程,筑牢保民生促增收共同基础
高频精准促进人岗对接。创新推出网格化为企服务新模式,探索建立纵向直达、覆盖全市的“动态清零”用工保障体系。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市县联动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1200余场,服务企业1.5万余家次,提供招聘岗位需求近30万人次。打造特色劳务品牌,“鲁班用工”黄建宁获人社部“全国最具特色劳务品牌形象代言人”称号。
2022年“春风行动”线下招聘会在淄川SM广场启动,现场人头攒动。山东雷帕得公司人力资源部刘玉华说,“公司现在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对技术工和操作工需求很大。节后我们计划招38人。这次招聘会人很多,这才一个多小时,达成初步意向的就有28人,其中本科以上11人,效果很好”。人社部门抢抓疫情防控窗口期,聚焦智能网联汽车、数字农业等重点行业,组织58家优质企业参加招聘活动,提供了2100余个岗位,吸引了2231名春节返乡的务工者,现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700余人。
扎实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实施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创新建立“五个明确、六化提质、八步上岗”工作模式,开发岗位2.34万个,已实现全员上岗,率先完成任务目标。
家住临淄区金岭回族镇三村的牛现玉,腿有残疾,工厂车间的体力活干不了,家庭负担又很重,一直是村里重点关心关注的一家人,“今年村里开发了一些公益性岗位,一天工作一两个小时,我能干得了,一年下来能挣一万块钱,家里经济轻松不少,感觉生活越来越有奔头了。”牛现玉经过申请报名、评议公示、岗前培训等环节已经上岗,每天巡查村里闲散院落的安全情况,排查村里一氧化碳报警器等,通过自身能胜任的工作,有效增加了家庭收入,提高了家庭的生活质量。
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质效。积极参与各级就业服务质量标杆机构创建,持续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推进就业服务质量提升,最大限度拓展就业政策和就业服务覆盖面。近期,淄博市被省人社厅确定为全国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申报创建市。
促创业“护航”工程,激活创业带动就业内生动力
政策扶持赋能创业创新发展。创新打造“四个一”创业服务新模式,征集创业导师开展政策性扶持,审核创业类补贴1300余万元。完善创业服务云平台,提供线上政策指南、推介优质创业项目。发放创业担保贷款近12亿元,惠及市场主体超3500户。
淄博奥邦包装印刷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于2013年的小微企业,主要从事印刷制品的生产制造,疫情导致货物无法运送,公司的资金流动发生困难。“出不去就和客户对不了账,对不了账就只有投入,没有回款了,资金回流不及时,我们的资金压力就太大了。”正当奥邦包装印刷有限公司总经理徐鑫一筹莫展的时候,接到了人社部门打来的电话。原来是临淄区人社局通过数据排查,政策找企,与该公司主动对接,并成功为其发放了30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徐鑫说,“这300万的创业担保贷款资金,不光解决了我们资金回流慢的难题,更让我们可以尽快进行设备改造升级,加快了我们企业发展速度”。
资源集聚打造创业创新平台。针对全市创业载体联系不紧密的情况,学习先进经验,牵头14家创业孵化基地(园区)组建淄博市创业联盟,全面凝聚载体发展合力,2022年新入驻企业363家,孵化成功239家。
赛事引领激发创业创新活力。举办第六届淄博市创业大赛,评选优质项目24个,奖金48万元,齐长城青未了项目进入了国赛决赛。高标准举办首届淄博市人才创业大赛大学生和海外留学人员赛道比赛,共39个企业、项目获奖,奖金达312万元。
揽人才“聚能”工程,打造引人才促发展强劲引擎
靶向招引人才提升“精准度”。每季度开展企业大学生需求拉网式摸排,针对需求靶向开展校园招聘、招聘夜市、“局长带你找工作”等活动,创新打造“企业展示+岗位介绍+现场答疑+简历投递+现身说法+政策宣讲”多位一体直通院系线上招聘模式,开展线上线下直通车活动230余场,服务用人单位近3500家次。
“今天下午我们收到了100多份简历,硕士有17个,都很对口,质量不错,算是大丰收了。”山东亚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张蕾沙哑的嗓音难掩收获的喜悦,“政府组织的招聘活动,学校重视,来的学生很多,确实不虚此行。”在阴山脚下的内蒙古科技大学,秋日的早晨已是清风微凉,但同学们的求职渴望如内蒙古人的性情一般热情似火,“淄博-高校人才直通车”在该校满载而归,单场招聘会达成就业意向670人次。
精准落实政策提升“满意度”。全面升级人才金政,实施“政策找人,无形认证”,发放各类人才补贴超5.6亿元。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平台,为毕业生提供高频事项“一站式”服务,增强人才留淄“黏性”。
李光辉是山东凯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科技总监兼技术中心主任,长期从事高性能高分子材料的设计研发及产业化工作。正是由于淄博市出台的人才招引若干政策,让李光辉举家搬到了淄博。他兴奋地说,“根据政策我能够享受高额度人才补贴和生活补贴以及住房补贴,让我在工作之余没了后顾之忧,能够更好地把精力放在研发上来”。
做优高层次人才服务提升“归属感”。做实高层次人才免费健康查体、火车站绿色通道两项省内特色服务品牌,优选服务专员实行“一对一”保姆式服务。提升博士后和人才平台载体服务质效,2个项目获山东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奖,新增4家省级(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4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指标新增数量居全省前列。
做精留创服务提升“汇聚力”。发挥典型带动作用,选树20名“海归之光”“海创之星”优秀典型。新增“山东省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奖”1人,入选人数并列全省第三名。
强技能“提质”工程,拉紧优培训强评价共同纽带
抓好技能培训促进就业。开展各类培训4.38万人次,夯实劳动者就业技能。围绕“一市一品牌”“一县一项目”品牌化建设,挖掘和公布“山东手造·齐品淄博”培训项目目录,在省级就业服务助力“山东手造”工程推进会上作了典型发言。
全面深化企业自主评价。续优化属地管理和分级评审制度,支持用人单位、已备案的社评组织和技工院校全面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累计提报企业自主评价备案企业451家。建立技能人才评价专家库,征集专家533人。
去年4月16日,山东汇丰石化集团有限公司举行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启动仪式,标志着桓台县2022年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工作全面启动。石化公司总经理张田心表示,“循序渐进、持续改善”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工作,充分发挥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指挥棒”作用,激活技能人才成长内生动力,通过多元化评价手段,促进优秀技能人才脱颖而出。
加强就业技能技术指导服务。开展技工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领域课题研究和优质课程评选,提升技工院校教学研究工作水平。加强与国际及台港澳交流合作,提升技能人才培养水平。
扬帆起航启新程,接续奋斗谋新篇。2023年,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围绕“一体两翼”持续深耕细作,不断促进就业人才服务“量”的扩大和“质”的提升,为聚力实现“3510”发展目标和“强富美优”城市愿景彰显更大作为、作出更多贡献。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