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风采】孟文强:“三年一体化”教学应对策略

敬业 爱生 求真 创新

个人简介:

孟文强

      山东省省级教科研成果奖特等奖获得者;聊城市高中优质课教师;莘县高中教学能手;多次被评为莘县优秀班主任、莘县高中教学工作先进个人。

教学理念:

 学会赏识,学会启发,学会感动,心中有爱,眼中有光,做一名幸福的老师。

教师寄语: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下午好!

在新高考背景下,高考命题形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无价值不命题,无情景不命题,无思维不命题。机械刷题和套路化学习越来越难适应高考变革,因此,我们需要改变一些传统的教学思想、理念,跟上时代的“变化与要求”,在高一高二就要真正培养高考所需要的学科素养与能力,才能应对今天高考的变化和未来的要求,真正做到“三年一体”。今天我与大家分享的题目是 《“三年一体化”教学应对策略》。 

一、 从注重课时设计到注重单元设计

单元学习是由课程标准走向课时学习的桥梁,教师如果不重视单元教学,往往会迷失在具体的文本里,迷失在碎片化的知识点中,进而忽略整体认知的构建,忽略单元教学的核心价值和目标。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思考以下问题:

1.学生能运用本单元所学的内容做什么?解决什么问题?

2.本单元的那些内容值得学生进行持久而深入的理解?

3.完成本单元学习后,学生应该获得哪些知识、技能、思维方法?

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求我们老师在教学中,合理设计教学任务单,使目标任务化,任务情境化、问题化、活动化。任务设计要避免下面三个问题:

1.内容全覆盖——机械从教材内容出发,不分重点主次,追求内容全覆盖。

2.知识的碎片化、低层次化——教材知识的简单“平移”,过于注重知识点的记忆和背诵;对学生的高阶思维的培养不足,分量不够。

3.思维能力的发展不足——缺乏情境化任务编写,缺乏大概念下的提炼,任务设计停留在对知识的“记忆”和浅层次理解。

二、从注重知识教学到注重学科素养

定位于知识点的教学,会导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纠结于碎片化知识点,不利于思维发展和素养形成;定位于知识点的教学,忽略知识点之间的普遍联系,不利于整体知识体系建构;定位于知识点的教学,不利于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中提出:“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而情境化的学习任务是形成学科素养,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重要载体——给学生多样的情境化的学习任务,通过情境性问题解决,让学生可以充分地将课堂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建构出灵活的而非惰性的知识。教师应该学会不断捕捉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将生活的真实问题引入课堂,将现实世界和教材世界进行“联通”,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从注重浅表学习到注重深度学习

假学习与浅表性学习是教学的困境。所谓假学习就是“假装学习”,实际上根本没有真正进入学习状态。虚假学习的学生往往对学习内容缺少兴趣,不能掌握学习的方法,跟不上教学的节奏。为了避免教师的惩罚,学生会采用“假装学习”的方式来逃避。我们的课堂里从不缺少观光者,这些“观光者”很少被教师点名,他们尽量坐在教室的最后面,隐藏自己,逃避课堂活动。课堂上那些被冷落的学生变成了观光者,从不参与,从不兴奋,也未被看中,仅仅待在课堂上而已,这种学生的学习效率很低。

浅表性学习是一种以完成任务,机械记忆和反复操练为主的学习行为,这种学习缺少深度思维加工,学习成果多以复制为主,难以迁移和深化。而我们需要的是高度沉浸、不断持续深化、反复研磨思考的学习方式,即深度学习。只有深度学习才能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体验和参与学习的过程。见解让学生大胆讲,重难点让学生充分议,思路让学生自己悟,规律让学生反复找,总结让学生自己写,这样才是高效的学习。

课标是方向标,评价体系是试金石,高考真题是样板,课本是参考书, 课堂是主阵地,教学过程是实施手段。期待我们的老师乘新高考的东风,杨帆远行,桃李满天下。

图文:孟文强

编辑:秦媛媛

审核:刘存涛  程俊平

更多精彩等你看:

盘点!2022莘县二中这样度过(上半年)

2022莘县二中精彩瞬间(下半年)

【喜报】莘县二中荣获2022年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省级优秀班主任工作室】开卷有益 用心成长——贾云生省级优秀班主任工作室举行“共读一本书”启动仪式

【喜报】莘县二中青年志愿者服务队荣获市级先进集体荣誉

《中国教育报》报道莘县二中“构建‘1+N’育人机制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育人改革

【教师风采】孟文强:“三年一体化”教学应对策略来源于网络由小明云采集,如果触犯您的利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此文链接:https://687267.com/7315.html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打赏
< <上一篇
下一篇>>